数字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特色数据库 > 上虞名人 > 王充 > 报道传记
《中国大百科全书》--王 充

    王充是中国汉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出身于“细族孤门”。自幼好学,青年时到京师太学读书,受业于著名的儒学大师班彪。王充曾任郡功曹、治中等官,由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久弃官回乡,居家教授, 致力著述。晚年生活十分困苦, 据
《后汉书》载,永元中(约公元97)病死,终年70岁左右。
  王充目击当时在方士仙术,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灾异迷信思想影响下,书传记载夸张失实,经典注疏杂入谶纬;伪书充斥,学术驳杂,使儒学神化,以致是非不清,黑白颠倒,他奋起冲破旧传统,对世人所共同奉守不渝的五经进行一番虚实是非之辨。于是作《论衡》,对虚妄不实之言加以评论。
  王充以博通古今,广采众家的治学精神,撰写了很多著作,但保留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现存30卷84篇(原85篇,缺《招致》篇)。《论衡》继承了前代思想家的唯物主义传统,吸收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思想和自然科学成果,是一部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论述新颖的哲学政论名著。
  在王充的教育思想中,他从人性可以改变的观点出发, 认为一般人“在化不在性”,“在于教, 不独在性”。他以染丝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下可以改变人的善恶品质。他说,婴儿“本无争夺之心”,但长大以后,接受“利色”思想的影响,逐渐产生了“争夺之心”;同样,婴儿也“无推让之心”,长大以后,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可以养成“推让之心”。他在《率性》篇中,提出“教训之功”,“渐渍之力”。他认为,人的知识、才能、道德品质都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改变的。
  王充否认“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学以求知。他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他认为学习过程,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但仅凭耳目等感官的感知,还会产生真伪、虚实不分的假象,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还必须“铨订于内”,“以心意议”,即经过思维功夫,才能做到:“订其真伪,辨其实虚”,达到理性认识。为了证明知识是否正确,还要以“效验”与“有证”去检验知识的可靠性。这样就形成了:“目见口问”──“以心意议”──“效验有证”的认识公式,构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教学论基础。
  王充针对当时颂古非今的思潮,明确提出,古今无异,今优于古。他指斥“好褒古而毁今”的世俗之见,认为知古不知今就如同瞎子一样。他重视现实,主张在学习上不必拘泥于师法和古义。他卑视那些“尊古卑今”的儒生,认为这种人“少所见而多所闻”,只相信过去,而忽略当今,只知道死守经书,不知道分析、辨难,因此常常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汉代自武帝以后,儒者讲经注经,五经各有其传,师法所承,分经分家,各习专门之法树立门槛,并以此猎取功名利禄,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窒息了人们的思想。王充冲破流俗, 提倡求真求实, 打破师法家法门户之见, 探索经书的本义。他指出, 当时儒者讲说五经错误很多,前代儒生不了解事情的本末,“空生虚说”,后代儒生又盲目迷信师教,所以就“随旧述故,滑习词语”,只知遵守师法家法,“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虽然注经千篇,也不会有创见卓识。王充不盲目相信一家之言,“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提倡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破除偶像。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 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在儒术独尊,孔学神化的情况下,他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羁绊,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启发独立思考,发扬人的创造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王 充

 

  东汉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卒于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出身“细族孤门”,早年到京师洛阳大学受业,师事班彪。常游市肆,阅览所卖书,博通百家之言。后归家乡教书,先后任县、郡功曹、州从事和治中等职。辞官还家后,其友谢夷吾曾上书推荐他的才学,汉章帝特诏公车征辟,因病不行。他晚年虽生活潦倒,但仍埋头于著书立说。撰写《养性书》十六篇,现已散佚。所撰《论衡》是一部富有新见和批判精神的哲学著作,历来著录为八十五篇,今传世各本,《招致篇》均有目无文,实存八十四篇。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性的“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其属性“自然”、“无为”,元气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认为天无意志,日月星辰的运行,是自然规律,并不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否定了董仲舒以来把天说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认为天有意识地创造了自然界万物的理论。从无神论出发,王充区别天道和人事,批判了汉代统治者宣传的“君权神授”和谶纬、符瑞、灾异、祭祀、卜筮、禁忌、鬼神等迷信思想,他认为帝王也是人生的,不是天神的后代。所谓符瑞,都是“和气”产生的“常有之物”,并非天神有意安排。帝王的主观感情不能影响天地的变化,自然灾异不是天神有意用以谴告帝王的。他否认灵魂不灭,人死为鬼。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断然否定了当时流行的“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从根本上揭露和批驳了谶纬迷信说教的荒诞和虚伪。。王充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重视感觉经验,认为人要获得知识,须依靠耳闻目见,“生而知之”和“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事情是没有的。同时他也重视理性思维,主张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他反对人有先验的知识,认为虽圣人也无生而知之。人的知识的获得,首先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然后再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比较可靠的。
   他认为为了探求知识,质问和驳斥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王充的这些观点打击了传统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传统的尊孔观念,其著述在东汉末期以后产生较大影响。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为中国古代后来的唯物主义者树立了榜样。但由于当时生产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王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也作了不少错误的解释。他无法把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不得不用宿命论来说明人间富贵贫贱的现象,认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等。这是王充思想的重大局限性。

  (吴树平)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联系我们
  •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2号
  • 电话:0575-82213864
  • 邮箱:shangyutsg@126.com
  • 公交:223路、229路、227路、226路、222路、228路、230路
相关网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