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根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一)
经元善,浙江上虞人,生於1841年(淸朝道光二十年)。1857年(咸丰七年),随父至沪,“席先业,习计然术”,从事经商理财。壮年以後,喜读先哲格言,尤信鄕先贤王阳明之学,勉求自立。1878年(光绪四年),与苏、杨同仁创办义赈、绘印灾民图册。那时,盛宣怀在沪创办电报商局,经招股30万两,被委为会办,不久升为总办(一般称他太守、观察)。并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实业和女学。他认为,维新变法,为今日急务,故应“仿效西法”。1900年1月24日(光绪25年12月24 日),慈禧太后有为光绪皇立嗣以达废黜目的之谕旨。上海於1月25 日下午,接到这诏谕。26日,诏谕见於日报,人情鼎沸,志士云集。蔡元培、黄炎培等在沪绅商市民一千二百馀人,立志谏阻废黜光绪皇帝,并由经发电报作为奏疏,请求“圣上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上以慰太后之忧勤,下以弭中外之反侧”。①
1月28日晨,盛宣怀由北京密电上海的郑观应等说,经电奏使深宫震怒,恐有不测。并嘱经家属亲戚,力劝经“辞差远离”。经就於29 日乘英公司轮船南行,2月7日到澳门。当时澳门的绅商士民,立即给予保护而批评淸廷。如稍後出版的《知新报》第112册,就报道了经发的谏阻废立的电奏,并发表编者按语,指责淸廷下令逮捕经太守。2月20日後,经收到家中来信说,两江总督鹿传霖经来府面商。为此,经准备2月26日返沪。然而,23日下午,招商局澳门负责人叶侣珊对经说,有远友来访将到,务请稍缓行期。经就决定推迟二天离澳。但到25日傍晚,却被澳门葡萄牙当局逮捕,押送入狱。据说,当时京中有御史余诚格奏参电报商局亏空,指责盛宣怀为督办没有制止总办经失职。於是,淸廷责成盛捉经。实际上,经是匆忙出逃、局务未及报销交代。而盛为了自己卸责,不得不诬经“亏空逃走”。因此,就“电请粤督宪(李鸿章)备文移提”。②李即派道员刘学询等到澳门,要求葡萄牙当局给予移交。於是,便在25日被捕入狱之事。
嗣後,上海、香港各埠的中外绅商、敎士、报馆,纷纷致电澳门当局,要求力主公论,在澳门的保皇会人士,对经也“全力相庇”。而李鸿章所派的刘学询等,则软硬兼施,迫经回粤。终因保皇会人士何廷光等人竭力劝阻,才改变了经“情愿解省就质”的主意。4月下旬,盛宣怀又以经“拐款逃走”为刑事案件,并派所谓证人到澳门对质。由於何廷光等再次“全力相庇”,才没有得逞。同时,在《知新报》第117册上发表文章,批评《申报》称经元善为康有为逆党。
5月12日,澳葡当局正式照会李鸿章,指出他所得有关经元善短解公款消息,皆不确实。此後如欲所问,“可直照会澳政府相询”。③但盛、李不甘心失败,故又於6月中旬,使原告律师上控,要求将案卷提往葡京覆核。这时,经元善对於盛宣怀祇知避一己祸害而不顾违背公理,曾上书李鸿章指出,祇能等待葡当局的公论了。他说:“元善羁澳一案,初衷实不愿与廿载共事,名为患难道义旧交,在异域对簿公庭,贻讥外人,心实耻之,但原呈旣借题饰词,不能不候友邦淑问,庶几水落石出,势难自由,非敢抗宪檄也”。④至10月初,因英国政府特商葡国政府,勿急令经回内地,故“仍暂行保护”。而经也因年老多病,请求接取家眷来澳,澳门当局同意了他的要求。所以,从此合家谪居澳门濠镜大炮台。这就是所谓有兵士“卫之”下的“妻奴仆从之适”。
最後,於1900年底,经过里斯本高级法庭覆核,葡萄牙政府确认经元善是政治犯。1901年春,澳门当局将经释放,并给予政治避难权。
(二)
经的逋逃澳门,也与其要求维新变法的改良主义思想相关。他在这方面的思想,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实业,重视人才,提倡女学。而发展工商实业,首先是开采煤矿、建设钢铁企业、兴办纺织工厂等。
关於煤铁方面,他提出了建炉厂、通电报等十条建议,并认为:“尚须详细酌度,随时变通,因地制宜,不必拘於成见。”⑤关於创办纺织业方面的主张,提出了八条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一事权”和第八条“招商股”。说到“一事权”,他认为,若事权不专,意见参差,“最足为患”。至於“招商股”,是为了“商气盛、官样少,官商相维,而商为尤重,自可持久不敝”。⑥
同时指出,如欲发展工商实业,与洋人竞争,夺回利权,必须克服中国官场腐败,激发人的积极性,强调人才的重要。而要有富国强兵的人才,应提供订阅报刊书籍,以扩大视野、增进见识、了解世界。认为看书阅报,可以“开风气、正人心”,可以扩充善念、身体力行,更可以激励发愤图强,振奋精神,防止骄傲。并且指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还须发展女学。他说,女学为自强导源。听说泰西敎育一门,派作百分,母敎得70分,友敎得20分,师敎仅得10分。因此,孩提之童,一段诱掖工夫,全赖母敎的先入为主。但欲得母敎,势不能不先讲女学。
经主张以上种种变法维新,是为了爱国与忠君。他提倡的爱国,很重要的方面,是带头募修鸦片战争中阵亡的吴淞炮台守将陈化成祠,即“陈忠愍公祠”,并拟订《经正集规条》十则。其中第四条,谈了他的基本宗旨,即“当仰体公之忠烈,常怀国耻”。而且在《启》中,说到他的目的要求,所谓“课忠责孝,讲道论德,尚躬行而求实践,挽薄俗而息浇风”。⑦这是要维新改良,但不能背离讲忠孝、论道德,以强国固本。
甲午战争时,有募义饷兴义兵的《公启》和《章程》十条,要“完我金瓯,上以报国。”当时的人认为,他的意图是:“责成各省绅民,同德同心练兵筹饷,默寓加重民权之意。迨民权之基础已定,将来不患不立议院,君臣民气脉贯通共商国是,力矫壅蔽积重之弊,何难致富强而入公法”。⑧也所谓“此则作者之深心也。”
又爱国必须变法,不能守旧顽固。他说,天不变道亦不变,此守旧之说,穷则变,变则通,此维新之说,“自古有百年不弊之政治乎?”并认为,法可变,道不可变,“不变者经之谓也”。这是主张变,但变法不变经,更以忠孝为根本。因此,极其忠敬於支持维新改良的光绪皇帝。所以,在义和团进入北京之时,即使自己被拘禁澳门,仍打电报给刘坤一,请求“飞电诸帅,并约李相,合兵入卫。首淸君侧,吁请皇上亲政,方有挽救之策”。⑨而且,时时念及光绪皇帝的“瀛台之厄”和“西狩蒙尘”。
同时,经元善创办工商实业等业绩与作为,曾获光绪皇帝11次传旨嘉奖,使他眞是感激涕零,为此,一听到要废黜光绪皇帝而另立新储,顿觉风云渗&,宗社可危。这是他要改良更要忠君的突出表现。
(三)
经元善主张维新变法,赈灾爱民,发展经济,重商护商,反对官场习气,旣要有贤才,也要有好的制度;旣要学习西方,更要联系中国实际,所谓“须参酌中西,因地制宜”。⑩这些的确是良谋善举。又提倡读报开风气,改变守旧习俗,发展女学,重视敎育,也是及时与适宜的。至於有人认为,他要公议、公法、君民情意相投。这是要开议院、重民权,达到君民共治。此出发点何尝不好,但是超越了他的变法不变道,变法不改变忠孝。
何况,经自己也承认,他的维新改良与康有为等不同,是非常温和的,基本上不触动政治的。所以,说康有为等搞戊戌变法,要求太高,也大过分。因为,在他看来,医国如医病,康有为等是开刀动手术的外科,而他是调理淸补的内科。因此,1900年1月26日电奏,根本不是经自觉自愿要发的,也所谓“以元善职电务,迫令发禀”,以及“仆若不在电局,谅未必有此举也。”(11)
可见,经元善的确是一个怕触及政治,决不动摇封建统治的温和改良主义。他的匆忙出逃,回沪受阻,以及在澳门逮捕入狱,实在是不该有的事。在变法改良上,他是不能与康有为等相比,在谏阻废黜光绪皇帝的电奏上,他是被动者,影响也没有蔡元培等人大。但康、蔡无牢狱之灾,而经拘禁澳门几达一年之久,眞是冤枉。而他的如此遭遇,应该说,与盛宣怀的从中作梗、澳门当局开始时屈从於淸廷的压力,是密切相关的。但最终能在澳门政治避难,而没有“步於少保後尘”(经语。於少保即明代兵部尙书于谦,被人诬陷而死),这是由於葡澳当局能够根据国际法准则秉公论断,以及澳门保皇会人士、《知新报》等全力庇护、支持、关照所致。如《知新报》不仅及时报导经的电奏、电词、上书,批评舆论界不正确传闻,指责淸政府对经所谓“奉旨拿问”;而且,将经20馀年前的旧作《祸福倚伏说》,也予以发表。并称他议论纵横,目光如炬,“足令守钱虏寒心”,而能急国所急,济人民之困。就是明显的例证。
注释:
①经元善《居易初集卷一.上总署转奏电禀》,1901年澳门版。
②《居易初集卷二.上葡主敎嘉君书》。
③盛宣怀未刊资料:《巴士度致盛宣怀函》,摘自费成康《澳门四百年》第388页。
④《知新报第125册.经太守上李傅相书》,澳门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知新报》二,1996年7月第一版。
⑤《居易初集卷一.上盛杏荪观察利国矿条陈》。
⑥《居易初集卷.上楚督张制府创办纺织局条陈》。
⑦《居易初集卷二.募修陈公祠启附经正集规条》。
⑧《居易初集卷一.募义饷兴义兵公启.杞忧生跋》。
⑨《知新报第122册.太守电词》。
⑩《居易初集卷二.中国创兴纺织原始记》。
(11)《居易初集卷二.答原口闻一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