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即迎神赛会,也称“迎礼拜”、“花迎”。据旧县志记载,县内迎神赛会的由来是“相传明时倭寇入犯,各村团练乡勇演习队伍保障,一方有警,则交相接应。后太平无事,遂以戈予为旗帜,借神道以驱疫。明清以来,日趋繁华兴盛”。其规模有大小之分,有以都为范围的小型迎神赛会,也有地区性及全县性的大型迎神赛会,以迎当地神像和东岳帝为主。春耕前二三月间举行的称“花迎”(意为百花迎春),又叫“春迎”;在早稻收割前举行的称“夏迎”;遇灾害、瘟疫时祈神消灾去难而举行的称“草迎”。其中花迎规模最大,热闹隆重,会期短者四五天,长者十天半月,有“花迎迎过年,可惜要种田”这俗语 。
县内较有名的庙会有二月十二日(农历,下同)丰惠城隍庙会,三月二十八丰惠东岳庙会以及章镇的二月半、曹娥的三月廿八、百官的老十六(五月十六日)。还有只有会市不举行迎会的五月廿二日曹娥娘娘庙会,余姚、上虞同迎的五车堰玄坛庙会,东关的五猖庙会等。另有不定期举办的,如永徐乡东岳庙会。
迎神赛会会旗上均绣“戚”字(出自戚继光平倭寇的传说),设探报,总巡,闹中不乱。迎会队伍路经村镇,表演各种阵式,当地待以斋饭。队伍中的会货名目繁多,如旗锣铳伞、十五旗、狮龙百戏、十番(民间吹奏乐队)、高跷扮戏、手臂扎鼎、力士举狮、渔蚌戏珠、调无常等,绵延数里。夜宿之地,坐堂唱戏,直到深夜。县内北乡有夜迎习俗,如百官的老十六夜迎,迎会队伍举着明角灯、七星灯等各式灯笼,通宵达旦演出“哑鬼戏”。在迎会期间,商贩云集,赛过集市。
五四运动后,知识界人士宣传破除迷信,反对迎神赛会。民国16年(1927),通明钱友兰等人打碎“东岳庙”神像。解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