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特色数据库 > 上虞名人 > 章学诚 > 报道传记
提出史德 前无古人

   

——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仓修良先生

上虞日报记者 郑志勋


  章学诚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是我国古代一部集史学理论大成的著作,人们通常将它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视为中国古代社会史学理论的“双壁”。他的丰富的史学理论后来居上,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刘知几的论述,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在不久前道墟镇举行的章学诚半身铜像揭幕并章学诚纪念室落成仪式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浙江大学教授仓修良先生认为,上虞乡贤章学诚提出的“史德”观点是前无古人的。作为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德”,在写历史的时候,要以客观的历史态度去尊重历史事实,决不能将史家主观的成分掺杂到客观的历史事实中去。章学诚的这个光辉思想,直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史德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

  仓修良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章学诚学术问题专家,今年刚刚编注出版了《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仓先生说,章学诚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哲学、史学、方志学,还是文学、校雠学、谱牒学、教育学等,他都有独到的见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早年提出的要“成一家之言”的豪言壮语是完全实现了的。章学诚为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发展无保留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仓修良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影响已经早就越出国界,成为一位国际文化名人,日本、法国、美国、韩国等都有学者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出版专著。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版了《章实斋先生年谱》;法国学者戴密微在其《章学诚和他的史学思想》论著中,称章学诚是中国第一流史学天才,可以与阿拉伯的史学伊本凯尔东或欧洲最伟大的史学家并驾齐驱。美国学者倪德卫教授曾说:“凡是阅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很自然会相信章学诚是中国造就的最有魅力(最迷人的)的思想家之一”。所有这些事实都说明,章学诚早已经跻身于世界史家之林,他的学术思想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可贵的精神财富,这自然是道墟人的骄傲,上虞人的骄傲,绍兴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为章学诚的故乡,道墟镇人民政府怀着对这位乡贤的崇敬心情,在镇上为其立了半身铜像,以弘扬实斋先生对祖国文化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今我们在纪念这位乡贤时,应当继承和发扬章学诚的哪些精神?仓教授说,章学诚是一代史学宗师,有三大精神值得后学发扬光大,一是他那执着的敬业精神,二是敢于大胆地批判不良的学术风气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精神,三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的精神。

  仓教授告诉我们,章学诚的一生都是从事文史校雠之业,尽管生活颠沛流离,却从未中断。在中进士后,“已垂得知县”,可是为了自己所热爱的文史校雠之业,又决计舍去。若从生活考虑,一个知县养家糊口自不成问题,然而一旦做了县官,自己所从事的文史校雠将如何处置?经过比较,最后还是舍弃了县官之位,继续自己文史校雠之业。仅此而言,今天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在敢于大胆地批判不良的学术风气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上,他把挽救时风流弊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他也知道逆时趋而进是十分危险的,但为了坚持真理,发扬正确的学术风气,他毫无顾忌,单枪匹马照样和当时不正确的学气作斗争。可以说,他的一生始终在开顶风船,因为他在做学问上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文史评论上有“成一家之言”的宏大目标,这就成为支持他顶住周围人们对他歧视的巨大压力,更成为他忍受一生困苦磨难的精神支柱。

  仓教授说,章学诚的一生,是讲真话的一生。章学诚41岁方考中进士,这并不是说他的学问不好,文章写得不好,其实他在31岁那年,乡试本应该考中,最后却还是得了个“副榜”。当年的主考官对他的文章也颇为欣赏,但在国子监时,章氏因修国子监志义例争议上与此人相左,在考试策对时,明知主考官与自己见解不同,仍“执所见以对,不稍迁就”。等着他的自然就是“副榜”,事后有人批评他何必“明知故犯”,他回答也十分干脆:“仆生平不作违心之论”。“生平为此‘不欺’二字,差可信于师友间也”。这是何等的高尚品德,可见章氏的一生就在诚实守信中度过。这一精神,今天我们尤其要发扬光大。

联系我们
  •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2号
  • 电话:0575-82213864
  • 邮箱:shangyutsg@126.com
  • 公交:223路、229路、227路、226路、222路、228路、230路
相关网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