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特色数据库 > 上虞名人 > 胡愈之 > 报道传记
胡愈之与《月报》月刊

胡愈之与《月报》月刊 

冯雪康
 

    胡愈之(1896—1986),笔名伏生、学愚、代鲁。浙江上虞人,著名报刊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1914年,18岁的胡愈之考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练习生。1919年,其自行创建上海世界语学会。1920年他又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积极推进新文学革新并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之中。 

    胡愈之一生著作甚多,创办的报刊更多。20世纪20年代即投身于五卅运动,编辑出版《公理日报》并撰写《五卅运动纪实》,以报刊文章形式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31年至1941年,短短十年时间,就先后创办主编了《东方杂志》、《月报》月刊、《生活周刊》、《世界知识》、《生活日报》、《团结》、《集纳》、《译报》和《上海人报》等报刊。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文汇报》总编辑、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月报》月刊于1937年1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除胡愈之外,还有叶圣陶、孙怀仁等,由位于上海市福州路390号的开明书店出版发行。该月刊为册式,16开本,共256页。其中后六页是本应于每月一日、十五日附在《申报》发行的《读书俱乐部》专栏。刊有“移刊的交待”,说明了编者移刊的意图,认为在此刊发表更能帮助读者少走冤枉路。月刊封面是占页面近四分之三的月球图样,设计与刊名相吻合。该刊在创办过程中,曾先后出刊“民国25年中国经济统计”、“英美协定与西班牙战争”、“三中全会周围”等特辑。因爆发华北事变,1937年7月15日出版“华北事变临时增刊”后停刊。历时七个月,共出版月刊七期。 

    作为报道中国和日、美、英、法、苏、德、意、西等国的政治、文化、学术等方面情况的杂志,该刊尤其重视中国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情况介绍的刊物,对其刊登的消息和评论进行了大量的刊登和转载。《月报》月刊不仅处处敢为人先,做出与众不同的举动,成为不愧为领先时代的醒民进步刊物;更因为该刊主要栏目设有“政治情报”、“经济情报”、“社会情报”、“学术情报”、“文艺情报”、“现代战争论”、“社会讽刺”等栏目,很不给当时的统治当局面子;加之所选用的文章言辞过于激烈,不与世俗同流的超前行为,均是导致其停刊的主要原因。 

    该刊正文有胡适等作的《一九三七年的展望》、黄炎培的《飞绥记》、日本作者石滨知行的《法西斯的破绽》、达伏克的《德国国社党的政治生命》、常燕生的《什么是现代化》、陶希圣的《西汉的客》、托尔斯泰的《疯子治疗法》、夏衍的剧本《自由魂》等132篇稿件。这些稿件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出版者编排精心,配图适当,从而使每篇稿件做到图文并茂。另外该刊还间隙刊有开明书店民国25年度半月新书启事。 

    《月报》月刊创刊号无发刊词。编者著文以《这一月》给予说明,说《月报》不是一种平常的刊物,它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多地方都打破了一切刊物向来的惯例。而且《月报》在编辑上有一个原则,就是注重客观的介绍,避免主观的批评。《月报》上面可以登载各方面各种不同的意见与主张,独不许有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因此在《月报》第一期上若登载一篇照例的创刊词便实在是多余了。 

    《月报》月刊共出版七期,除特刊外仅出正刊两期,非常难觅。但作为当时全国上千种刊物之一,《月报》月刊聚精华、去糟粕,敢为人先地凌空出世,不啻一声惊雷。尽管它存在的时间短促,但却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占有重要位置。(旧书信息报) 

联系我们
  •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2号
  • 电话:0575-82213864
  • 邮箱:shangyutsg@126.com
  • 公交:223路、229路、227路、226路、222路、228路、230路
相关网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