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特色数据库 > 上虞名人 > 曹娥 > 成就作品
曹娥生平

    相传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农历五月初五,曹娥父曹旴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赴水而死”。虞人不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县长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命邯郸作诔辞,并立碑、建庙,以彰曹娥之孝烈。相传在汉顺帝时,每年5月5日,越人要在舜江上以龙舟来迎潮神伍子胥。公元143年,即汉顺帝汉安二年,在5月5日迎伍子胥神时,曹娥的父亲曹盱立于船头“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时,忽然一个怪浪打来,将船打翻,曹盱身落江中,随即被潮水卷入游流而不见其尸。其时年刚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至第7日,她用裙衣投水,祈求衣沉处即有父尸的办法,在沉衣处投江,后竟抱父尸出。众乡人惊异,传为神话,哀其孝女,就纷纷出资买棺木,将其尸葬于江东(即现在的曹娥庙对面)。到了汉桓帝元嘉一年,再将曹娥改葬在江的西岸道路旁(即现在的曹娥庙址)。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时任上虞县令的度尚又将舜江改名为曹娥江,并立碑以祀。又令其有奇才的外甥邯郸淳作碑文诔辞颂扬,时年仅13岁的邯郸淳即试笔而成,立碑于墓侧。这块石碑,便是著名的曹娥碑,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公元195年,享誉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因得罪宦官而亡命江湖,逃到吴越,他闻13岁的邯郸淳写碑文竟一挥而就,却又不加标点,便赶来观读。因夜到曹娥庙,就借着月光,手摸碑文,赞为奇文,即索笔在碑的阴处题写了“黄绢幼妇,外甥齑臼”这哑谜式的古禅歌。后来曹操领兵路过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家,见壁上挂着曹娥碑图,旁边写着八个大字,于是曹操问蔡文姬,可这位曾创作过《胡茄十八拍》的著名才女也不解这八字之意。其时曹操的谋臣杨修看了一会后称已破译。好胜的曹操要杨修暂且勿言。马行三里,曹操也突然省悟破译,双方核对答案,居然都为“绝妙好辞”四个字。原来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女旁的少字即为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女旁子定是好字;齑臼谓受辛之器,受旁辛字,则是受辛字,即现在的辞字。蔡邕的这段题辞,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字谜。从此,曹娥庙中的《曹娥碑》,便名扬天下,文人墨客纷纷来此曹娥庙,作文吟诗,临摹碑帖,有的还写诗留念。在今日的曹娥庙里,尚存着35幅楹联和120余块碑刻真迹,楹联又多围绕着曹娥的千古孝道做文章,却文字各异,风采万般,其中有明末会稽奇才徐渭亲手写的楹联。我国著名的大作家罗贯中、曹雪芹也把碑事写到自己的作品中,曹娥江与曹娥庙更是名扬天下,成为我国十分闻名的旅游胜地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洛阳砖雕孝子图墓曹娥哭父砖雕

 

联系我们
  •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2号
  • 电话:0575-82213864
  • 邮箱:shangyutsg@126.com
  • 公交:223路、229路、227路、226路、222路、228路、230路
相关网站
友情链接